編者按:
六十余載歲月流轉,“雷鋒精神”始終是鐫刻在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一座豐碑。它不僅是奉獻與堅守的代名詞,更是一種跨越時代的價值追求。在湖北文旅集團,無數職工以行動詮釋雷鋒精神:他們在景區為游客排憂解難,在鄉村幫扶中傳遞溫暖,在崗位上默默耕耘……這些點滴善舉,匯聚成國企擔當的磅礴力量。
集團黨建工作部推出“學習雷鋒精神,爭做追‘鋒’典型”,用鏡頭記錄身邊的“雷鋒故事”,用文字書寫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堅守,為新時代注入更多向上向善的能量!
雷鋒精神我傳承,志愿服務正當時。神旅集團以“華中屋脊旅游志愿服務隊”為抓手,以“神農頂瞭望塔紅色驛站”為陣地,128名黨員志愿者帶領200余名團員青年志愿者組成了1個旅游志愿服務支隊和20個旅游志愿服務小隊,分保潔、講解、售票、驗票、咨詢、交通疏導六個小組,在旺季赴七大景區、滑雪場支援,實現“游客點單、公司制單、層層派單”的工作模式,為八方游客提供優質服務,形成了神旅集團獨特的企業文化。
華中屋脊上的 "志愿紅"
在-15℃的低溫下作業,是神農頂景區黨員譚明華、崔洪權和青年志愿者楊磊的工作常態。只要降雪,他們便如“雪人”似的在冰天雪地里揮著鐵鍬、操作裝載機,將尚未冰凍的雪花鏟除路面。
遇上極端天氣,往往前腳才鏟除干凈,轉瞬就被大雪覆蓋,車輛一碾,結冰后,一切又得重來。日復一日,她們24小時奮戰在華中屋脊旅游公路沿線,鏟雪除冰的同時,幫助過往車輛佩戴防滑鏈、平安抵達目的地。
作為中國南方最大的高山滑雪場-神農架國際滑雪場,13條初、中、高級滑雪道成為無數滑雪愛好者的首選地。為了滿足游客滑雪體驗,只要溫度和濕度達到適合造雪的條件,造雪突擊隊們在昝繼僑的帶領下分成兩班,頂風冒雪,翻山越嶺,在黑夜中開機、巡邏、壓雪、檢修......趕在第二天開園前,確保滑雪場“恢復如初”。
氣溫越低,越適合造雪,環境愈惡劣,造雪機結冰愈頻繁。昝繼僑和同事們不間斷地巡邏,根據風向調整機位、結合氣溫調整出雪量,為雪質松軟、滑雪安全夯實了基礎。
滑雪季期間,為確保游客和過境居民出行安全,華中屋脊上志愿者們組成突擊隊,不分晝夜、不畏嚴寒,活躍在6大景區109公里的旅游公路和30萬平方米的雪場上,鏟雪除冰、造雪補雪、救助游客,累計服務游客10萬人;客運公司13名青年志愿者組成先鋒隊,主動奔赴滑雪免費直通車站點引導,耐心幫助游客線上預約乘車,聯動車輛調度,提供景區介紹、行程規劃等服務,為滑雪游客提供一站式免費直達服務累計10萬人次,收獲錦旗、感謝信、電話致謝等30余次。
“神農架不僅風景美,人更美!”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以來,譚明華、黃巍、劉宗榮、向大帥、雷小蘇、陳瑞、崔永靜、李軍等40余名志愿者們默默奉獻,受到游客高度評價。神旅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孫俊表示:“不讓每一位來神農架的游客受委屈是我們服務的初心,雷鋒精神將激勵我們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,讓雷鋒精神從華中屋脊傳播開來。